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打造职教双高专业群“增高宝典”

发布者:刘晓燕发布时间:2020-09-27浏览次数:74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思考,走访学校、深入校园,细致聆听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期盼,深刻阐释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见解。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对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殷切期待,这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近年来,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由重视“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质量提升”转变,从“标准做”走向“高精尖”,实现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全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2019年底,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入选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拟建设单位名单,其中“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群”进入“双高计划”首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A档名单。继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后,学院又跨入了“双高”建设的快车道。

体系——打造“现代化”职教模式

高质量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双高”建设的重要标尺,构建适应国家现代产业建设要求的多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创新发展多样化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龙建院”模式,完善建设职教集团化办学的运行制度,使现代建筑智能化产业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同步规划,形成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及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支持政策,以高质量的制度和高水平的治理能力支撑“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学院章程是保障高水平发展的“根本大法”,通过坚持深入实施,确保制度的发挥引领和核心作用。加强和改进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就业优先政策、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等,提升内部管理效能,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有力的思想和制度保证。

平台——打造“产教融合”新生态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打造集人才培养、大师培育、应用研发、科技攻关、团队建设、技术服务、智库咨询等于一体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学院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出发,结合实际生产项目、技术、工艺、规范、标准等,重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实训实践体系等,通过坚持“服务、融入、引领”的建设理念,以推进校企双元育人为主线,重点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和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深化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形成“产中有教、教中有产”产教融合新生态。

目前,学院已经实体运作高端、共享、灵活的黑龙江省建设职教集团产教融合平台,聚合领先企业,形成校企合作新标杆。其中,共建“智能制造”海尔学院,开创现代学徒新航道,混合所有制建设“智慧网络”锐捷学院,架起工学结合新桥梁。学院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深化“六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打造“实体化运作、全方位融合”校企命运共同体,全面融入龙江区域发展,促进了行业产业升级。

基地——打造“创新型”职教科研

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是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科研通过汇聚教育、产业、科技等社会多方力量共同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破解职业教育创新实践难题,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职教集团,搭建建筑施工、建筑电气、建筑设备、家具设计与制造等领域校企合作科技创新研究平台。通过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建筑工业化产业化、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等领域参与横向课题,提升教师应用技术研发水平,助力产业升级改造。成立新技术协同孵化基地,积极培育科技创新团队,提升团队创新能力,提高应用技术研发水平。

团队——打造“国家级”师资队伍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技术教学团队是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单位,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中之重。学院全力打造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实际需要的高水平、结构化的国家级团队,通过“国家示范性院校”领衔、高层次团队示范,辐射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学院制订了国内一流、对标国际的团队建设方案,建立健全团队管理制度,落实团队工作责任制。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产业导师,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不断优化团队人员配备结构。完善校企、校际协同工作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以创新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带动其它专业进行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大格局,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

智能——打造“数字化”智慧校园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四横三纵一核心”的智慧校园系统,搭建“5321”智慧校园综合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高标准物联感知智能基础设施,搭建覆盖全网体系的网络安全系统,建成集成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智能一体化环境。

学院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泛在化的智慧教育环境,不断提高教育管理运行效率。学院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资源智能分配及科学决策能力,实现信息化环境的智慧管理,做到集中融通、数据同步、业务上线、预警推送的“智慧”服务,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实时动态的量化考核、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初步建成国际领先的智慧校园,引领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

方案——打造“立体化”培养模式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制定“宽基础、精技能、强素质、多证书”的“四合一”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建成支持专业群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和标准,引领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积极构建对接新时代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服务“1”与“X”的有机衔接,校企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高水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制订完善适应高水平专业的课程标准,基于职业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有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促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融通。

学院创新“混合制+交换制”培养机制,构建“MEST”课、训、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育训”并举,靶向“1+3+X”证书制度,基于“共享、并行、互选”的原则,构建成果导向一体化课程体系。对接职业岗位标准,整合专业群核心课程,建设工作过程导向“全建设周期”课程体系。建立专业之间的学分互认机制,“学分银行”为专业互通等提供有力保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身的情况,决定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允许学生学习、工作交叉进行,实现学生完善自我、追求发展,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学院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利用“智慧+”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建立网络教学和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实施翻转课堂、在线开放课教学及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真实工程案例的项目式教学,开展双语教学试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引领职业教育教材与教法改革。

个性——打造“寒区特色”人才库

黑龙江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核心区,以“哈长城市群”建设为契机,为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群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学院在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上,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地方支柱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需求。随着我国寒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更加突出寒区建筑技术特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寒区特色”体现了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地域特色及特点,立足于建筑工程教育理念,在工程冻害防治对策、防治措施等方面引导学生研究和创新,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能够更好地为地方建设服务。

标杆——打造“A档样板”专业群

国家“双高计划”的目标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建设升级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必须以新的理念、新的定位、新的举措,高标准地把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在先行先试中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职教育的新路子。契合建设行业转型升级,服务龙江经济发展,以“对接、同步、共享、辐射”为目标,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学院预算投入20000万元,保障专业群持续发展。通过“一个团队、三个平台、五个机构”的建设,实现“三个创新”,达到“四个提升”,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群。遵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MEST”“课、训、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群“共享、并行、互选”成果导向一体化课程体系,制定“宽基础、精技能、强素质、多证书”的“四合一”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建成支持专业群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和标准,引领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正力争建成市政工程技术国家标杆专业群,打造成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示范引领的建筑类高水平专业群。计划到2023年,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群将在市政工程教育领域内建成全国标杆,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注入“龙建院方案”。

(信息来源: 黑龙江省信息  作者: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