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常州市工业智造明星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

发布者:刘晓燕发布时间:2020-09-11浏览次数:868

关于印发《常州市工业智造明星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

 

各辖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常州经开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办局,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常州市工业智造明星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已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 

2020年8月24日

01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不动瑶,对标德国及其他先进地区,践行新发展理念,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为引领,抢抓新工业、新能源、新基建、新动能机遇,以创新发展为动力,着力增强产业基础能力,促进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打造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高质量工业智造明星城建设。

 


02主要目标

加快培育新型产业集群,加快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到2022年,以高端装备、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十大制造业集群为核心的工业经济规模突破15000亿元。

 

01集群培育

围绕省重点培育的十三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立足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集聚要素资源,加快发展十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实现253培育目标,即:培育以数控机床、机器人、农业和工程机械、高档纺机、环保装备、基础零部件为代表的高端装备、绿色精品钢等22000亿元集群;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石墨烯和碳纤维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以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新型电力装备等51000亿元集群;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新型纺织服装等3500亿元集群。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方阵。

 

02做强做大

10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百亿元以上企业(集团)力争突破20家,专精特新示范和培育企业达到200家以上,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突破90家。

 

03创新发展

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6.5%,高新技术企业数实现倍增,占全省十分之一,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 300家,新增省级以上公共创新平台3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5件。

 

04智能升级

构建具有国内鲜明特色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体系,培育20个综合实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3个国内较大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推动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建设,累计培育5家省级智能工厂,省、市级智能车间总数超500家,其中,省级智能车间超150家。加快中小企业上网上云1万家企业、10万台工业设备上云。构建自主可控工业体系,完成省级高端装备赶超工程67项,认定省级首台(套)高端装备20个。提升智造常州品牌影响力,将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暨国际工业装备博览会打造成国内一流展会。

 

05绿色发展

培育15个省级以上绿色示范工厂、1—2个绿色示范园区,市级绿色工厂数达80家,建设多条绿色示范供应链。每年盘活3万亩存量建设用地。

 

06人才支撑

新增顶尖人才计划30人以上,省双创团队3个以上、省双创人才60名以上,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500个以上,全市高技能人才总数达36.8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260人,精细化培训100名以上领军型企业家、1000名以上成长型企业家和10000名以上企业高级管理人才。

 


03重大任务

 

01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促进产业集聚水平提升

明确集群发展方向。以推动集群化发展为方向,围绕重点培育制造业集群,围绕龙头企业廷伸产业链,按照强链补链固链的目标,引进上下游企业,提升协作配套能力。通过横向协同、纵向联动,聚焦政策资源支持重点集群发展,按照自主可控的原则,找准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攻关,在关键技术环节寻求突破。

——高端装备集群依托金昇实业、常发集团、常州柳工、恒立液压、国机常林、国茂减速机、宝菱重二、格力博、安川机器人、卡尔迈耶、同和纺机、五洋纺机、立达纺机、光大环保、维尔利,布勒机械、兴锻智能、遨博机器人、征图新视等重点企业,在高精密减速器、高档伺服系统、高精度液压传动系统、智能数控系统、在线远程诊断等关键共性技术方面有突破。

——绿色精品钢集群依托中天钢铁、东方特钢等重点企业,在高性能基础件用特殊棒线材、高品质锻轧材等方面有突破。

——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集群依托东风日产、北汽新能源、理想智造、星宇车灯、江苏时代、中航俚电、坤泰车辆等重点企业,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先进变速器、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有突破,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

——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依托瑞声科技、精研科技、光宝科技、银河电器、信维通信、澳弘电子、宏微科技、纵慧芯光、星星充电、航天云网、苏文电能、天正工业等重点企业,在集成电路、信息通讯设备及工业软件等方面有突破,在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主动融入、争取突破。

——新材料集群依托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中简科技、碳元科技,宏发纵横、强力新材、华日升、裕兴薄膜等重点企业,在特种石墨材料飞石墨烯、高性能碳纤维以及新型功能材料、新型电子材料等方面有突破。

—— 新能源集群依托天合光能、东方日升、亿晶光电、顺风光电、亚玛顿、万帮德和等望点企业,在新一代光伏核心技术、风电、光热设备制造和系统集成上有突破。

——新型电力装备集群依托上上电缆、西电常变、华朋集团、博瑞电力、安靠智电等重点企业,在新能源并网及控制设备、智能输变电设备、智能配用电设备和智能调度通信系统等方面有突破。

——轨道交通集群依托中车戚机公司、中车戚研所、新誉集团、今创集团等重点企业,在车体、转向架等关键零部件制造及整车制造上有突破,实现轨道交通车辆从局部制造向整体开发、集成开发的跨越。

——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集群依托合全药业、常州四药、千红生化、联影医疗、创生医疗、康辉医疗等重点企业,在新型疫苗、蛋白质药物、诊断试剂等生物制药以及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临床检验设备、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机器人以及数字化微创或无创诊疗设备和医用材料等方面有突破。

——新型纺织服装集群依托华利达、晨风、普灵仕、黑牡丹、旭荣针织、东奥服装等重点企业,在新型纺织材料研发应用、纺织品后整理水平、设计能力、以及自主品牌建设等方面有突破。

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成立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出台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重点发展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业,做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加快发展集成电路相关关键设备及材料,大力招引集成电路重点项目,形成产业发展集聚效应,做强做大产业规模,到2022年末,产业规模力争突破300亿元。

构建集群培育推进机制。成立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作推进机构,定期召开集群培育工作推进会,研究制定集群发展年度推进计划,根据省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工作要求,加强上下联动,建立集群发展逐级统计和定期报送制度,构建可考核、能量化、动态性的考核评价体系。在研判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精准定位产业发展的细分领域,全力做好产业集群规划编制,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绘制产业链图,明确发展路径、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进一步强化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精准指导,推进重点制造业集群壮大发展。

构筑集群发展生态。推动组建由集群龙头企业、政府部门、大中小企业、科研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共同参与的集群合作机构,促进集群成员交流合作,增强集群行为主体集体效率和协同能力,代表集群对外交流。通过集群主体合作共赢的机制,促进集群成员建立网络化密切协作关系。在工业基础能力、前沿创新等领域,发挥政府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以财政资金撬动引导,突破集群创新发展的基础瓶颈。

招引重大集群项目。重点围绕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开展重大项目推进系列活动,发挥重大项目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瞄准重点特色产业和终端产品、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引进一批重大项目、优质中小项目。开展上海、深圳、欧美及日韩专题招商活动,加强与央企对接合作,吸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重点引进一批100亿元(10亿美元)以上项目。围绕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工业强基、质量提升等方面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到2022年,每年招引超30亿元或3亿美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不少于20个,其中超100亿元或10亿美元重大产业项目不少于4个,新实施技术设备投入超亿元技改项目30个。

 

02聚焦重点企业培育,促进企业发展水平提升

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围绕重点培育制造业集群,建立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库,重点培育一批贡献份额大、带动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树立一批产业地标企业。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和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培育竞争优势突出、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开展境内外并购,参与全球资源整合与经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针对十大制造业集群,分集群梳理30个左右重点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到2022年,50亿元以上企业(集团)力争达40家,10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百亿元以上企业(集团)力争突破20家。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抓手,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工作,宣传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扩大政策知晓度和影响力。加大创新资金聚焦投入力度,加强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联动,形成培育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培育机制,着力布局高企转化后备梯队,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全面贯彻落实高企所得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投入。到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实现倍增,总数突破3500家,占全省十分之一。

培育特色中小企业。坚持专业化、精品化的中小企业发展之路,建立特色中小企业培育库,鼓励更多企业聚焦特定细分产品市场,专注发展自身有竞争力的生产技术或产品,突出专精特新,做精做强细分领域,打造一批专精特新行业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对行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标杆企业给予重点扶持,营造不浮躁、不急功近利的发展氛围。到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省总量的12%以上;新增10家以上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重点培育200家以上专精特新示范和培育企业,引领常州制造从高原走向高峰

培育上市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股改上市工作推进力度,大力推动企业抢抓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窗口期,加快股改上市进程,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提升资本市场常州板块"的规模和影响力。发挥我市制造业基础雄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众多的优势,聚焦高科技、高成长、创新型企业,以行业龙头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为工作重点,按照股改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的梯次,滚动培育资本市场常州板块的后备力量。根据资本市场有关政策动向,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做到精确服务,精准施策大力引进和培育本地股权投资、中介服务等机构,为本地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上市服务,加强企业上市生态体系建设。力争到2022年末,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突破90家,滚动培育的三个一批在库企业数量达200家。

 

03聚焦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推进创新载体建设。重点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推进以企业为主导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整合创新资源要素,采取政府支持、股权合作、成果共享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产业链水平整体跃升。加快国家空间信息综合应用创新服务平台、国家健康大数据东部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能源与信息、石墨烯及装备关键件等制造业创新中心进军国家级。每年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00家,其中省级企业研发机构35家。

完善协同创新体系。以十大制造业集群创新需求为导向,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攻关,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协同创新体系。发挥科教城创新之核的辐射引领作用,健全完善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科技创新常州模式,开展科技长征活动,围绕重点产业创新需求,与国内外重点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产业创新平合,争取更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院所分支机构落地。发挥中科智能院、安泰创明研究院等重大公共创新平台的极化效应,集聚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落户常州。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对面广量大的小微企业开放研发平台,共享仪器设备,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和优化配置,切实降低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研发成本,助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按照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要求,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重点围绕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等制造业集群,明确近期亟需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卡脖子技术难题,择优遵选实施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行技术攻关,推进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积极参与省卡脖子技术揭榜攻关,实施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着力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继续实施一批工业强基示范工程建设,巩固工业强基领域领跑地位。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信贷支持,降低企业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的资金成本,增强企业研发投入意愿。到202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以上;工业强基项目数量超20个,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推进质量品牌建设。以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为重点,着力推动智能装备、轨道交通、光伏、输变电等优势产业质量提升,提高常州智造"的国际国内竞争力。加大政府质量奖引导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优秀质量标杆企业和驰名商标、江苏精品。实施质量提升标准领航工程,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努力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行业发展的话语权。支持中国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等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强计量测试、标准信息、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技术基础建设,加快形成适应常州产业发展的质量技术检测体系。到2022年,新增江苏省质量奖2个,总数达6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件,总数力争达118件。

 

04聚焦制造模式创新,促进智能制造水平提升

不断完善智能制造体系。发挥智能制造推广联盟的作用,不断完善服务商+应用企业、科研院校、资本等“1+N”协同运作模式,围绕构建智能化生产线、提升管理、优化运营,开展智能制造咨询、现场诊断活动,提升企业对智能制造的认知,提升企业智能制造应用水平。加快培育智能制造服务商,发挥机械总院江苏分院、数码大方、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等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运行商的作用,提供针对行业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推进智能制造向纵深推进。到2022年,培育20个综合实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

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加速推进生产要素、资源要素、技术要素与制造业的整合,催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推进设备数字化、生产智能化、企业网络化、定制个性化,重点培育离散制造、流程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突出制造装备数字化换代、生产车间智能化升级、企业网络化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全流程智能化水平.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结构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推进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模式持续转变,打造一批具备行业代表性的示范智能车间(工厂)。到2022年末,累计培育5家省级智能工厂,新增省、市级智能车间200家,总数超500家。

提升智能制造装备水平。进一步强化智能装备产业特色,发挥电机、减速机、液压件、轴承、刀具等基础装备国内主要生产基地的配套优势,将补短板拉长板相结合,智能装备与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相结合,本土培育和项目招引相结合,重点发展高速高精度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化服务机器人,大型高精度数控龙门机床、五面体龙门加工中心、激光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双轴向多轴向智能纺织机械以及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柔性仿生触觉传感器等智能传感系统。实施一批高端装备赶超项目,认定一批市级以上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技术性能、质量水平和国产化水平加快形成智能制造产业的鲜明特色,巩固我市智能制造产业竟争优势。到2022年,新增省级高端装备赶超工程项6-7个,总数达20个;认定省级首台(套)高端装备20个,总数超170个。

提升工业设计能力。加快提升企业设计创新能力,突出工业设计在智能制造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工业设计从单纯的产品设计向市场调研、方案设计、模型制作、样机试用、市场营销、新品开发等现代化设计服务拓展,推动设计产业链的整体提升。鼓励企业广泛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等新工具,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实施设计开发。充分发挥星宇车灯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及一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引领带动作用,构建和完善企业设计创新体系。加大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培育,按照市级鼓励发展、省级优先发展、国家级优势发展的三层发展模式,到2022年,新增国家级设计中心1-2家,总数达3家,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总数超80家,新增市级工业设计中心50家,总数突破100家。

 

05聚焦工业与能源互联网打造,促进两化融合水平提升

推进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平台建设。鼓励支持新北、天宁、武进、钟楼等与华为、航天云网、蜂巢互联,百度等国内工业互联阿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积极引进中国信通院、中国电标院、中国工研院、阿里云等高端智库、权威机构和龙头企业,搭建以试验测试、评估认证、标准研制、数据服务、创新孵化等为主的智力支撑和平台服务,加快推动跨行业跨领域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苏文电能、天正工业、星星充电、数码大方、中机云创、步云工控等平台加快推进步伐,打造一批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天合光能、中天钢铁、中车戚机公司、中车戚研所、龙城精锻等企业级平台在完善自身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需要的同时,向外开放输出能力,形成全市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发展体系。引导平台增强5G、人工智能、区块链、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支撑能力,强化设计、生产、运维、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功能集成。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优势,提升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面向中小企业开放数据服务资源,提升企业数据应用能力;加快推动工业知识、技术、经验的软件化,培育发展一批面向不同场景的工业APP。到2022年,培育3个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

积极推动企业上云。推动广大工业企业构建内外协同、灵活高效、安全可靠的企业工业控制内网,实现生产设备的广泛互联和数据互通。实施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培育一批星级上云企业。以标杆工厂建设为引领打造行业龙头或示范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面向行业开放共享业务系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设计和协同供应链管理,扩大规模效应。到2022年,力争实现1万家企业、10万台工业设备上云,培育1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

打造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常州品牌。围绕交流合作、行业趋势发布、技术成果展示、产业发展投资、高端人才集聚等方面,精心办好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暨国际工业装备博览会,打造国内一流行业盛会,助力常州在工业互联网产业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得先机,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智造常州品牌影响力。

 

06聚焦多层次人才培育,促进人才保障水平提升

强化职教产业支撑作用。发挥职教名城优势,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教育,推动常州工学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率先构建贯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及以上层次的现代职教体系,打造国内顶尖、国际有影响力的高职院校品牌。鼓励各行各业大规模培养高级技师、技术工人,加快企业首席技师队伍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构建与产业需求和企业需要相匹配的技能人才圈层,持续提升高技能人才品牌影响力。到2022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总数达36.8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260人。

精准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围绕主导产业,绘制重点领域人才地图,为精准引才提供定向导航"。聚焦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为方向,加强产业领军人才的精准引进工作,鼓励本土企业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世界顶尖水平科学家及行业顶尖人才开展对接合作。着力推进龙城英才计划提档升级扩面增效,加强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大力吸引一批精英人才、领军型人才落户常州。三年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500个以上。

加强企业人才培训。继续强化企业人才培训,组织部、统战部、人社局、教育局、科技局、工信局、总工会、工商联等部门继续发挥企业人才培训的阵地作用,组织推进企业家素质、企业员工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新一轮民营企业家建设百千万工程精细化培训100名以上领军型企业家、1000名以上成长型企业家和10000名以上企业高级管理人才。

 

07聚焦产业布局优化,促进园区发展水平提升

推动园区争先创优。重点推动常州国家高新区、武进国家高新区创新核心区、功能区建设,打造国内一流开放平台,力争跻身全国20强。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对照《常州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各开发区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走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升格国家级,进一步推动我市开发区在全省排名稳步提升。加快推进常州经开区、金坛经开区、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因等升格为国家级;推动天宁经开区、钟楼经开区、武进经开区等省级经开区争先进位。

推进重大园区建设。坚持市场化模式发展对外合作园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吸引跨国公司参与园区建设,提升对外合作园区品牌效应。不断提升重点园区自主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和开发开放水平,形成有竞争力、有知名度、规模效应明显的产业集聚区。推进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以色列江苏创新中心建设,将中以常州产业园打造成以色列在中国开展技术转移合作的桥头堡。对标德国,扩大与德国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加快建设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因。发挥中瑞、中欧及苏澳等合作园区的平台作用,加强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交流。到2022年,中以常州创新园完成合作项目20个以上,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形成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加科教城、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的"一园多区德资企业集聚区格局,引进德国优质产业项目突破200个。

推进开发园区改革创新。认真学习借鉴上海、江苏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依法对接落实自贸区有关政策措施,提升园区行政效能。强化绿色集约发展,推动能源、金融、土地等要素向园区集中;提升园区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08聚焦绿色安全制造体系建设,促进绿色安全发展水平提升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引导工业园区以绿色企业集聚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化链接和绿色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方向,开展绿色工业园区创建,培育一批绿色制造示范园区。按照厂房集约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结合行业特点,分类创建一批绿色工厂。提高绿色设计理念,增强绿色设计意识,将绿色设计融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开发一批绿色产品。引导企业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打造绿色产业链。把补齐生态短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实施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改造、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到2022年,培育15个省级以上绿色示范工厂、1-2个绿色示范园区,市级绿色工厂80家。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深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工业垃圾治理,全面提升污染防治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逐步优化,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增强企业社会认同感。统筹规划调整空间布局,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过剩产能压减力度,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进一步加强长江大保护,破解化工围江问题,加快腾退沿江1公里范围内低质低效化工企业,加快建设沿江生态保护廊道,形成长江大保护常州段绿色生态屏障。

提升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落实三个责任,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引导企业紧扣关键工序自动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积极实施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以机器人代替人工从事有毒有害、存在危险以及高温高噪声等环境恶劣的工作岗位,通过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措施,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大力推动安全产业发展,逐步建立完善全市应急安全产品目录库,积极推进应急安全产品应用,培育一批国家应急安全示范园区和基地。

推进资源集约综合评价。构建以各辖市区为主体全市协同的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机制,推进评价结果差别化政策应用,完善落实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用市场和行政相结合的手段,引导企业提质增效,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引导企业绿色高效发展,扎扎实实腾退一批低效利用土地资源,加快缩小与先进地区亩均产出差距。每年盘活一批低效建设用地。到2022年,每年盘活3万亩存量建设用地。

 

 


04保障措施

 

01加强组织保障

依托塑造高质量工业明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推进措施落实到位。市工信局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承担日常工作,对目标任务进行年度分解,明确各责任单位工作责任。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商务局按照任务分工,牵头推进十大制造业集群建设,加强板块与部门协同联动,加快工作有序推进。构建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的考核评价体系,相关工作成效列入市综合考核,加强目标任务考核评价。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经济大数据平台,逐步构建面向未来制造的产业大脑。

 

02强化政策支持

聚焦工业智造明星城建设,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计划及专项资金,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类扶持政策,确保国家、省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落地见效。继续调整完善我市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财政政策,重点围绕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加大市级财政对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聚焦支持企业设备投入、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创新发展及质量品牌建设等,实现精准扶持。

 

03强化金融保障

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向制造业倾斜信贷资源,重点强化对省市重大项目、工业转型升级项目等重点制造业企业的信贷保障。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过桥环节,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率。加快推进LPR运用,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作用,鼓励银行机构采用展期、延期、调整还款计划、调整付息方式、无还本续贷等方式,充分发挥政府转贷资金效能,切实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和纾困解难。推进涉金融债权案件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支持银行机构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通过不良资产出表,有效腾挪更多的信贷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强化信保基金增信作用,发挥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杠杆作用,引导和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实体经济,助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突破发展。

 

04优化发展环境

借鉴深圳、上海等先进地区的做法和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政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确保新冠疫情期间各级降低企业负担政策措施落地到位,更加注重后疫情期各类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各项减负政策落实落细落地。围绕贯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以推进质效化、数字化、集聚化、规模化为目标,重点推进各类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平台基地建设,促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载体建设量质并举,加快各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支撑体系,构建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服务体系。

 

05强化要素保障

及时掌握企业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保障信息,加强生产要素协调,帮助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解决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供应,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组织化程度。根据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实行差别化要素保障政策,全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瓶颈,切实提高重点项目土地保障能力。

 

信息来源:中共常州市委文件